番茄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六十年代的帝国时代在线阅读 - 第58章 赵安国教学

第58章 赵安国教学

    领了命令,刘洪归队传达一遍后,林德中一脸的难受。

    刘洪看不下去了,狠狠给林德中的屁股一脚,骂道:“你他娘的差不多了!国家很有钱吗?啊?一天能分给咱们八发炮弹,而且是连着给一个月!这得多少钱!你知道吗?而且这是全国的大练兵!”

    “知道了大队长,我没说什么啊。”

    刘洪气的直哆嗦,骂骂咧咧的,让林德中带着自己小队先跑十公里去。

    “啊?十公里啊!”

    “啊什么啊?轻装十公里你跑不了?”

    “能能能!第三小队!跑步,走!”第三小队的队员们一脸无语,只能跟着林德中开始十公里跑。

    “队长,这十公里不得累死啊?”

    “就是啊,十公里,一万米啊,这腿都得跑折了。”

    林德中哼了一声,说道:“别唧唧歪歪的,都给我跑,这可是一个月的大练兵,早晚都得跑,不如先练着。而且,练的多,饿得快,中午就吃的多!”

    队员们一听,还真是这个理,一个个的接话岔。

    “哈哈哈,队长说得对!”

    “我中午要吃四个窝窝!”

    “四个窝窝算什么,大队长之前一个人吃五个人的饭量的呢!”

    林德中摇摇头,他刚才就算过了,一天八发炮弹,根本没什么训练量,主要是就是体能和枪支射击,他打算狠狠的练体能,怎么着也得出出彩!

    林传勇、杨瑞祥和刘海中刚想看林德中笑话,下一秒就笑到他们自己的身上了。

    “都他娘的别笑了!现在,全头都有,整顿装备,我只给两分钟!两分钟后,开始战术训练!”

    上级命令,月上旬,大队集训,月中旬,以处级为单位集训,月下旬,全城保卫科集训!

    刘洪平日里乐呵呵,但是一旦下了命令,你要是敢磨磨唧唧的,那他可是真磕你啊!

    三十来人快速的改换绿军服,穿戴枪械装备,速度那叫一个快。

    刘洪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训练的地形,发现了一个挖好作战阵地的坡子,还有一些建筑掩蔽物,以及标靶和障碍物。

    刘洪召集队员们过来集合,命令道:“好!突击一组与火力组,正面进攻前方土坡,给我打的准一点!突击二组,一分为二,每人间隔五米以上,三人一组,左右包抄!给我在一分钟之内,给我突破到两百米外的山坡后!”

    林传勇对于这些是懂得的,但是杨瑞祥和刘海中就有点不懂了。

    “林传勇,我给你三分钟时间,粗略的给他们讲一讲相关的战术队形和战术动作。”

    “是!”

    没办法,自己的大队本身就是劣势,别的大队都是多少年了,而且老油子多,各种训练没少参加,但是自己大队可谓是白纸一张!

    “一点两面,进攻时只攻一点,包围两面,敞开两面甚至三面。

    集中兵力于一点上,采取纵长与分散相配合。那么开始突击时只有两三个排进入战斗,逐次增兵逐次消耗的“添油战术”,“头尖尾巴长”,形成后劲最大的尖刀。

    大部分兵力放在点上,小部分的兵力放在面上;放在点上搞集中兵力的绝对化。集中兵力打开一个口子,以保证打垮敌人。”

    “一点打垮了,其余的就会垮。只搞自己与自己的点与面的兵力对比,只在两面部署兵力,反对四面包围。四面包围是平均主义,缺乏重点,是逼敌作困兽之斗。”

    林传勇哇啦哇啦的快速讲着,杨瑞祥听的来劲,基本上都记住了,而且理解的也差不多,虽然不够格,但是差强人意。

    刘海中就差多了,基本上林传勇说一句,他就得问一句。

    那些队员也是如此,方圻他们一对多的讲解,可是效果堪忧。刘洪对此也有些无奈,他娘的,还得从头来?

    原本准备的热火朝天的第五大队瞬间熄火,静了下来。

    “这样,方圻,张家仁,你们四个,一人带七到八个人,给我领着他们去练习作战动作和作战口令。”

    “是!”

    “林传勇!”

    “到!”

    “杨瑞祥,林德中,刘海中,他们三个人的指挥方面几乎为零,你现在就给我教他们,明天,明天的太阳下山之前,必须给老子上手一次进攻练习!”

    “是!”

    林德中的炮组被喊了回来,立刻按照刘洪的安排被分散开来,投入了小组性的训练。林传勇也高兴的教三人,自己这么多年自己琢磨的,已经退伍前学的那些东西。

    刘洪叹了口气,自己也不能闲着,端着步枪,跑到了专门的射击训练地,开始练习枪法。

    这年头环不环的其实没那么重要,除非是成绩特别突出的神枪手。重点是上靶,上了战场,端起枪来就打,打到敌人身上,就是好兵!

    “一枪脱靶!”

    “无脱靶!九十一环!已记录!”

    “无脱靶,八十七环!”

    “一枪脱靶!”

    “两枪脱靶!”

    “无脱靶!九十七环!已记录!”

    刘洪穿的是排长的作战服,那些观察团的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专门拍过来一个人,帮忙汇报和记录打靶情况。

    这次刘洪可是真真正正的玩爽了,之前的训练,那弹药量就是一梭子的事,没什么意思,这回虽然也有指标,但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放开了打了!

    等刘洪清空了自己今日的步枪指标后,观察员笑道:“刘大队长,您百米的射击成绩,已经很好了。”

    “哦?是吗?哈哈哈哈,好啊,成绩好就好,走,我们再去打五十米的手枪训练。”

    “好的刘大队长。”

    二人正往靶场走着,一边聊着。

    “小刘?”

    刘洪听到有人喊他,回身一看,喊道:“诶?赵处长!”

    赵安国笑着走了过来,摆手说道:“叫我老赵就好了嘛!”

    “哈哈哈,那可不行啊,咱们中间啊,差着辈呢。”

    赵安国哈哈大笑了两声,问道:“臭小子,你怎么自个在这练呢?你的队员们呢?”

    刘洪叹了口气,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后,赵安国也是有点无奈。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们也是赶得巧了,刚刚成立,训练没几次,就经历了抗洪抗灾,现在又突然开始大练兵。”

    赵安国从怀里搞出一本书,递给了刘洪。

    刘洪接过书,说道:“《班以下的战斗动作》,好书啊,我的大队缺的就是这些东西啊!”

    赵安国笑了笑,说道:“好啊,你,还有你们队伍,正好有不少都是退伍回来的,上手也快。”

    刘洪点点头,根赵安国也聊了起来,聊着聊着,赵安国就说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些事情。

    “我是东北九纵的,就是四野的,四野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陈书记和那个开表彰会的罗领导,也都是四野的。”

    赵安国想了想,明白这是罗世平昨天拉着刘洪谈话的时候聊的。

    “不错,当年,四野从白山黑水的东北,一路南下打到广西,打到海南岛,毫不夸张地说,大半个华夏,都是四野打下来的。

    当然了啊,四野的强悍战斗力,也不能抹杀了其他兄弟部队的功劳,整个胜利,是诸多兄弟部队一起协同作战的结果。”

    刘洪点点头,他是学历史的,自然知道这些。

    “辽沈之后,我们四野入关,扩充了装备、兵员,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兵工厂和坦克部队,这才一下鸟枪换炮,升级换代了。

    除了这些硬软件升级之外,彪帅独创的“六大战术”体系,也是我们当年,百战百胜的制胜法宝!”

    刘洪立刻从观察员那要来了纸和笔,心情激动。他听明白了,赵安国这的要叫他怎么练兵啊!

    “三三制,三猛打法,一点两面,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先从你肯定熟知的三三制战术说起吧,这种战术起源于抗战时期,创始人就是彪帅,这个战术也借鉴了小鬼子的行军方式。

    此战术在和老蒋打的过程当中,逐渐完善并成熟,在抗美时也同样大显神威。

    这三三制简单的说来,就是以班为单位,把每个班的战斗人员按照三人一组,组成一个战斗小组。

    这三人组成的战斗小组,在进攻的时候呈三角形,可进攻可防御。

    每个战斗小组,通常让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战士担任组长,三人的分工也有着不同,一人负责进攻,一人负责防御,一人负责支援。

    在进攻的时候,两个战士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形向前推进。

    在战场上,三个战斗小组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又构成一个战斗集群。进攻之时,由三三制构成的战斗集群,呈扇面散布在战场上。”

    刘洪洋洋洒洒的记着笔记,对三三制有了更多的见解和领悟。

    他之前只是只言片语的在书上看过,自己这一世的记忆里,也是模模糊糊的。此时经过赵安国细心点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在抗美的时候,即使是老美的炮火很猛,这种散布进攻的战斗集群,和其他兄弟部队比起来,付出的伤亡代价是比较小的。”

    刘洪闻言,也是不禁感慨,三三制,哪怕放到刘洪上辈子那个年代,也是不落伍的,彪帅大才啊。

    “处长,那您当年,也去了北朝?”

    “是啊,差点冻死。”

    赵安国眼中突然有了光芒和泪水,看的刘洪心里不是滋味。

    “都过去了,不提了,我接着给你讲,你好好记,这对你,终生受益啊。”

    “是!谢谢处长!”

    另一边的观察员也是听的如痴如醉,他没上过战场,什么都不懂,此时恨不得让自己变成海绵,把赵安国说出来的知识海洋全部吸收。

    “这三猛啊,其实就是猛打、猛冲、猛追,狭路相逢勇者胜。

    遇到劲敌敢于亮剑,只要有一线机会,就要拼命打,使劲打,第一梯队打不下来,换第二梯队;第二梯队还拿不下来,就换第三梯队。

    在你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敌人同样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有时候挖一口井,就差最后那么一铁锹就完事了。

    要像海浪一边,一次一次的,连绵不断的拍打敌军阵地!

    猛追,就是敌人溃败的时候,就要像一头饿狼一样死咬着不放。敌人跑五十步,我就得追上去一百步,先不管前面有个啥,追上去打了再说。”

    “一点就是选取敌军的一个薄弱环节,集中优势兵力,像一把尖刀直插过去。两面就是分兵两面或者三、四面,进行迂回包抄,使敌人腹背受敌。”

    “根据战局的不同,一点的打法也不一样。

    有时候,这把尖刀就要像闪电一般,快速的插进去。有时候,这一点则要采取添油打法,譬如先派两个尖刀排,后续再逐次增兵。

    倘若是采取第二种方法的时候,这尖刀通常是在佯攻,两面才是重点!

    这两面就像是螃蟹的钳子一般,配合着一点,死死地钳制住敌人。”

    说到这里,赵安国突然笑着说道:“这一点两面的战术,其实也不算彪帅独创的,在孙子兵法里,就有“奇正相配合”的用兵方法嘛。

    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时候,自己在绵河以正待敌,再派两面奇兵抄了陈馀的老巢。

    辽沈的时候,打的一点是锦州,其他的城市和敌人,譬如长春和廖耀湘的东进部队,就是两面嘛。”

    刘洪被这么一说,一下就懂了。

    很多时候,不是知识晦涩难懂,而是没有实例,没有参照物,一但没有实物实践做支撑,那学到的也不会是一些死理论罢了。

    “咳咳,这四快,分别是准备快、进攻快、扩大战果要快、追击败军要快。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的时候要慢。

    这里所说的慢,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开打之前,一定得要做好相关的情报工作。

    譬如:地形如何、敌人火力分布如何、我军战前动员工作做得如何等等。

    在还没开战之前,就得要有周密的分析和谋划,结合敌我双方所占据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得出大概的取胜几率。

    根据庙算的结果,有时候不用实战,也能预见胜负了,这和现代战争中的“沙盘推演”的道理相同。”

    刘洪立刻回答道:“这个我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哈哈哈哈!好,说的对!”下雨的霖的四合院:六十年代的帝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