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老公分裂了1000次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0

分卷阅读50

    封,宁志刚和吴琛做汇报时也不例外。同样是透明塑料封,同样是A4大小复印纸打印了黑体字。宁、吴两人的资料在外形上无什区别,领导们分不清楚哪份资料属于谁,也没那个心思去分辨。

再说就他们看来,那两人都是老调重弹,讲的东西都是一个概念。差之不多也就没有必要去细分谁是谁。

然而,当在办公室里工作了多年的领导们一摸~到厚重、光滑且充满韧性的牛皮纸就感觉到了怀念——办公室里的重要资料都是用牛皮纸袋封存的。哪怕到了现在,牛皮纸袋这个“传统”也没从政府机关还有企事业单位里消失。

即便乔乔的汇报此时此刻就被打断,领导们也愿意多看两眼这份比两份有特征的资料。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尚学社区’。”

“噢?”

赵主任眼睛一亮。

其实乔乔从他那儿“套”出去的话是他故意“漏”给乔乔听的。省院背着上级给的死命令,如果不能把烤串儿胡同改造成一流的商业住宅一体化社区,那省院上层无疑会被大换血。

换言之不论是赵主任还是高院长,他们想要保住自己的乌纱和地位,那就不能让四季小区超过了烤串儿胡同。如果真的按照四季小区这个甲方的意思把四季小区改造成黄金商业住宅区,烤串儿胡同的光肯定要被四季小区分走。

赵主任在告之乔乔四季小区这个甲方的意愿的同时也隐晦地提醒了乔乔省院并不支持四季小区这个甲方。城建集团要是聪明就别不识好歹地和省院对着干。

宁志刚和吴琛只想着讨好甲方爸爸,做的方案全是省院不喜闻乐见的。他们也不想想要不是省院,四季小区这个项目根本轮不到城建集团接。现在双方还没立合约,省院轻轻松松就能废了这个自己促成的项目。

“你是说……你们不打算把四季小区改造成商业区?”

省院高层开心了,四季小区的代表可就不那么愉快了。

浓眉一皱,其中一位率先朝着乔乔开炮:“你难道没听清楚我们甲方的要求?”

“您这可误会我了。”

乔乔温和一笑,一点儿也没被领导的气势慑住:“正是因为我清楚您们的要求,所以才会做了这个‘尚学社区’方案。”

一鼓作气,乔乔不再给人插话的时间:“因为‘尚学社区’是最能带给四季小区收益的方案!”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就是大领导都挑起了眉。

四季小区的领导之所以想把四季小区改造成商业住宅一体化的社区是因为这样的社区能吸金。重点其实不在于商业,也不在于住宅,而是在于社区整体的发展。

世人都知道商业发展最蓬勃的地方机遇最好,机会最多。商业意味着活力,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更高、更强、更快、更新。四季小区这个老小区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着别人走商业路线。

但,商业路线不是人人都适合走,人人都能走得通的。

“我和我的组员在四季小区和烤串儿胡同周边做过调查与对比,调查数据……请各位领导看资料第三页。”

“烤串儿胡同属于人流极度密集的区域。在改造之后,人流会大幅度减少。周边因为烤串儿胡同的人流而兴旺的商业区也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收缩。”

“这种收缩在烤串儿胡同结束改造之后会有部分回升。因为烤串儿胡同会作为新的商业住宅一体化社区为整个西城带来人气与商机。”

四季小区的领导翻看着资料上浅显易懂的数据对比图,摸了摸下巴。

烤串儿胡同被拆迁前是城中村,多少流动人口都栖居在其中,人口自然异常的多。这一拆迁,流动人口一个都留不下来,人流骤减再正常不过。

诚如这姑娘所说,虽然人口流失所带来的商业收缩会在烤串儿胡同改造结束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烤串儿胡同从拆迁到重建,没有两、三年的功夫根本不行。哪怕是分期来做,一年也做不完三分之一个社区。

与之相对的是四季小区并不需要重建,只是需要改造。哪怕是大幅度的改造,一年半年也足够完成。那么在烤串儿胡同还没有完成重建、西城相对萧条的时间里,四季小区怎么办呢?

以他为首的四季小区领导原是想着在烤串儿胡同重建完成以前先带头抢占商机,可人都没有,这商机从何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于是的地雷!

-

修正。

第39章尚学的社区

乔乔措辞时从不说四季小区的缺点弱点,也不一味地夸赞烤串儿胡同的优势。因为谁都知道做事应该按道理,不是凭冲动,可是谁都不喜欢别人塞自己一堆道理。

直接告诉四季小区的领导们四季小区在商业竞争力上会输给烤串儿胡同是不明智的。乔乔能做的只有扬长避短——四季小区的短板得让四季小区的领导们自己琢磨出来,四季小区的长处则由她来进行梳理说明。

“四季小区占地面积广,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较为凝缩。由于整个社区建设得较早,其中不设停车位,单车棚也采用一对一的单户式。”

“资料第十二页,各位领导可以看到四季小区停车乱象屡禁不止。黄线白线混杂在一起,停车位锁也都是私人安装。我和我的团队实际调查的结果是:白线是上一任物管划分的,黄线则是新物管从外面请回来的个人所画。”

“我和我的团队还看到不少个人占据了四季小区的一楼,私自把一楼改造成了商铺。也有私人连改造都不进行就直接在住家内营业。”

“如今烤串儿胡同已经拆迁,四季小区内的大小铺子大多都不太景气。只有儿童托管班和学生课外辅导班依旧兴旺。听说每到假期,还有课外兴趣班会如雨后春笋那样百花齐放。”

“增加四季小区内商铺的数量并非不可,但在增加商铺之前,小区内需开辟出大量的停车位以解决住户们的停车困难。这样在商铺建成之后,投资者们才方便入驻,进出货的顺畅也才能得以保证。”

乔乔这长长一通说明是在告诉领导们四季小区的周边硬件太古旧了。不过想想也正常,远的不说,五十年前的华国一个村儿都不一定有一辆自行车,有自行车的人家那都是有头有脸的。而现在,哪怕是一般家庭的学生也能买得起几万块的二手车。

四季小区连正规的停车位都没有还想盖商铺?盖起铺子来谁进去做生意,怎么做生意?难不成还要人家推小板车运货啊?小卖部性质的烟酒日/杂店小板车或许还行,大型商铺怎么办?需要车运的大件商品怎么办?

四季小区单元和单元之间还都有围墙隔着,围墙中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