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雪压枝在线阅读 - 第一章 少女

第一章 少女

    

第一章 少女



    名为麟京的京都坐落在皇城最繁华的地方,因盛出麒麟之才亦被称为麒麟之京,当今圣上施行新政,广纳贤才,重农强商,亲仁善邻,捭阖纵横,京都内外皆有他国商人在此行商,这麟京也是进京赶考必经之地,说是人间最繁华不过,但也因此鱼目混杂。

    不过在离麟京东边最近的小镇却是另一幅景象,小镇名为烛息镇,这里的铁制工艺曾经极负盛名,有几位铁匠老师傅出了名的好手艺,铸造的刀剑削铁如泥,刚硬无比,各路行走江湖的侠客皆慕名而来,为求一剑,连御用铸剑坊都曾在此设立,不过不知为何,两年前圣上突然下旨,未经下诏不得制造任何兵器,小镇突然失去了铸剑的资格,铸剑的炉火熄灭,那些铁匠师傅如今也只能靠做些农具讨活。

    正午太阳正盛,一位穿着朴素额头布满汗珠的清瘦少女背着草药筐从巷子口走到药铺,鞋上还沾着些泥土,看来是刚从山上采药回来。

    少女姓宋,名鹤枝,因其出生不久爹娘便双双离世,名字都来不及起,隔壁大婶看她可怜抱回家养了一段时日,但因其是个女娃,又不是亲生的,大婶的丈夫嫌她抱回来一张只会吃饭的嘴,对大婶拳打脚踢,后来山上的私塾先生听闻此事,便来大婶家想将孩子抱走,还给了大婶家一些钱,大婶的丈夫乐得合不拢嘴,不用再养着一个吃白饭的,还能有钱,而且对方还是私塾的宋闻秋宋先生,听闻这宋先生曾是天子伴读,但不知为何来到这偏僻小镇当起了私塾先生,小镇上的孩子几乎都在他那里读书,哪怕家里没钱交学费趴在学堂窗外偷听的孩子,宋先生也会默许,平时对小镇上的人也多加照抚,小镇上谁见了宋先生都会给几分薄面,卖给宋先生一个面子还得了钱,不亏,大婶的丈夫如此想着,便笑盈盈的将宋闻秋送走。

    宋闻秋将孩子抱回私塾后便给她起了名字,因其父与宋先生同姓,便姓宋,取名鹤枝,望其独立枝头鹤骨仙风。

    宋鹤枝从小跟在宋闻秋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知识,七八岁的时候就对一些草药也较为熟识,因为宋先生不会收那些贫苦孩子的学费,私塾的日子过的也清贫,学堂不忙的时候,小鹤枝便会踩些草药背着小药筐下山到药铺里面去卖,帮宋先生贴补学堂的费用,十岁那年,小鹤枝去药铺卖药材的路上偶然路过一家新开的铁匠铺,上面写着招学徒,鹤枝想着要是学会了这打铁的手艺,以后要是进了铸剑坊,自己也能多替宋先生分担一些,宋先生的日子就可以过的好些了。

    小鹤枝想着便快步到药铺卖了药材,折回铁匠铺便去问铁匠铺的师傅让他收自己为徒,铁匠铺的师傅姓赵,身材高大,满面胡腮,脸上斜着一道疤痕狰狞可怖,若是其他小孩子见了赵师傅,估计早就吓哭了,偏偏小鹤枝不怕,还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他,胆子倒是挺大,可惜是个女娃,赵师傅便对小鹤枝说打铁是体力活,女娃干不了,让她赶紧回家。

    可小鹤枝不服气,连着半个月软磨硬泡终于让鹤枝跟在铁铺干些杂事粗活,同时还有另一个年龄比小鹤枝大些的男孩跟着赵师傅一起当学徒,男孩名字叫王阳,赵师傅从来只夸奖王阳打铁打的好,毕竟是男娃,年龄大些力气也大些,但是小鹤枝从小就聪明伶俐,过目不忘,她经常偷偷观察赵师傅如何打铁、淬火,一来二去,还真让她摸到了点门道,虽然打铁的力气比不上王阳,但是对火候的掌控却是出奇的好。

    赵师傅虽然面上不显,但几次试探也诧异这小姑娘悟性如此的好,对火候技巧细节的掌控都快赶上自己了,赵师傅也想看看这小姑娘打铁能打到什么程度,便在一些需要技巧的地方故意让小鹤枝偷看,没想到这小女娃竞一五一十的都学了去!赵师傅一边诧异一边可惜,可惜怎么就是个女娃!唉!

    就这样小鹤枝在铁匠铺干了六年的杂活,虽然表面上是干杂活,实际铸剑的技巧全让鹤枝学了去,六年长大了不少,虽然还是清瘦,但是力气却是大了很多,偷着铸的剑也越来越锋利,可惜世事无常,圣上一道圣旨,便让这小镇再也铸不了剑,往日繁华的街上人流也越来越少,整个小镇好像一下子就变得沉寂下来,世代靠铸剑营生的小镇人也只能另谋出路,赵师傅也不再当铁匠干起了别个营生,王阳也回了家找些活计干,小鹤枝也只好继续踩草药贴补私塾,日子依旧过的清贫,看着日益破旧的私塾,鹤枝只能想办法去找些挣钱的营生。

    前几日听闻隔了几条街外的潮睚村从麟京来了个捕鱼的任公子要招学徒,鹤枝便赶紧过去碰碰运气,谁曾想那个任公子看了鹤枝一眼便让她回家去,捕鱼的活计,女子做不了。

    这捕鱼不就是有多大的力气扔多大的网,何况虽然鹤枝看着清瘦,但从小跟着赵师傅打了六年的铁,力气不见得小的了多少,除此之外,还经常上山下山采草药,跑遍了小镇方圆百里大大小小的山头,体力好得很,但既然人家任公子不收,那便算了。

    鹤枝抬脚转身刚要走,任公子又把她叫住问她补鱼网的活计愿不愿意干,突然想起来他这缺个补渔网的,鹤枝想了想,给钱就干,就这样鹤枝在每天下山卖完草药后来这潮睚村跟着捕鱼的船补了两年的渔网。

    虽然是叫鹤枝捕鱼网,但是跟着捕鱼的船闲暇的时候可以看到任公子是怎么捕鱼的,久而久之,也学到了一些捕鱼的技巧,不知怎地,看任公子他们捕鱼扔网需要许多技巧,但鹤枝捕鱼好像无师自通一样,即使随便把网往海里一丢,也可以捞上来很多鱼,鹤枝发现自己有这项特殊能力后,每天出海捕鱼回来都会在偷偷的自己去海边捞一网鱼回来去镇上卖,在留一两条拿回学堂去跟宋先生一起炖汤喝。

    如此反复两年多,鹤枝发现自己即使不用渔网也可以捕上来鱼,哪怕在在河边随便扔块石头都能蹦上来好几条鱼,甚是古怪,但是鹤枝想着既然捕鱼这么容易就多捕些鱼去镇上卖,一来二去,日子也好过了些,捕的鱼能卖些钱,还能自己吃,再好不过了。

    这天鹤枝跟渔船出海回来后,没有立马回山上私塾,而是拿了张渔网,重新去海边,因为她今天跟任公子出海的时候在渔船上发现自己可以透过海水看到鱼群的游向,甚至只要看一眼鱼群,鱼群就会向自己游来,她出海回来后立马去海边撒网,果然!看一眼鱼群,鱼群向自己游来!她将网向鱼群撒去捞回来装了满满一筐的鱼。

    鹤枝起鱼筐正欲转身去镇上卖鱼,突然听到一声刺耳的讥讽笑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坐在船头嗤笑的人和他旁边的下人,此人正是任公子的儿子,叫任坤泽,但是据说不是亲生的,好像是圣上的私生子,这任公子来头不小,两年前刚来到潮睚村就包揽了镇上靠海的所有渔港,跟他的儿子也不像父子关系,反而感觉任公子对他儿子毕恭毕敬的,莫名古怪,他旁边的下人叫徐何纪,看着也像训练有素的,整日不苟言笑跟在任坤泽的屁股后。

    任公子的儿子整日游手好闲,不是睡觉就是斗蛐蛐,没事就领着下人在镇上逛荡,心情好了的时候跟着渔船出海,不过也是在船头睡大觉,今天这任大少爷居然跟着出海了,还没从船上下来,鹤枝刚捕到鱼就被他抓住了。

    鹤枝本不想理转身就走,偏偏这任坤泽非要跟在她后面,也不说话,就一脸讥笑的跟着,一路跟到了小镇上,鹤枝将鱼先是背去了鱼铺卖,剩下一些背去了客栈和酒楼。

    鹤枝刚要踏进酒楼就听到身后一声轻柔的少女声音响起:“姑娘,你这鱼,可以卖给我吗”

    鹤枝循着声音转身看去,是个眉眼含笑的锦衣少女,身着华丽,面容姣好,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身,自从两年前圣上下旨不让烛息镇再铸剑后,已经好久没有在烛息镇看到这种身着打扮华丽的人了,那姑娘看到鹤枝转过来也是一愣,虽然鹤枝穿着破旧朴素,但是天生便生的极其好看,尤其一双眼睛,眸光闪动,似是能让人陷进去一样。

    还没等鹤枝开口,跟在鹤枝身后的任坤泽便抢先开口道:“卖!姑娘想买多少有多少,不够可以去我家,我家多的是”

    那姑娘面带微笑道:“我只买姑娘背篓里的一条鱼”

    鹤枝刚要开口,任坤泽又边开口边摇头道:“那不行,我家做的是大买卖,一条鱼卖不了”

    “这是我捕的鱼,怎么是你家的”鹤枝闻言冷冷抬眸看向任坤泽,

    任坤泽对上鹤枝的眼睛被看的不由得一愣:“我…我家海里捞出来的鱼肯定就是我家的啊”

    鹤枝斜眼垂眸收回目光:“任少爷要是没什么事还是去斗蛐蛐吧,比跟着我有意思”

    任坤泽闻言,脸上挂不住:“谁愿意跟着你似的,嘁,没劲,做生意都不会做,以后少来我家海里捕鱼”说完转身领着下人向酒楼里走去,叫小二上了一桌菜。

    鹤枝望向那位锦衣少女把她叫到酒楼门外的另一边人少的地方:“姑娘想要买哪条鱼,我这背篓里还剩三条,您看看”说着便把背篓里的鱼都倒在了地上。

    那锦衣少女面带微笑道:“红色眼睛的这条,有劳姑娘了”

    那条红眼睛的黑鱼确实跟别个鱼不一样,身上的鳞片比其他的鱼大的多,额头也多出一块红色的rou瘤,据说一般有这种rou瘤的都是修炼的有灵性的了,不过也都是传说,本来鹤枝打算将它带回私塾养起来,不过既然有人买,就算了吧。

    “姑娘这条鱼大一些,收您十二文可好”鹤枝将那条红色眼睛的鱼拿起来装在小鱼篓里。

    锦衣少女看向旁边的丫鬟,丫鬟拿出一只绣袋递给锦衣少女,锦衣少女笑意盈盈的将绣袋递给鹤枝:“这条鱼我甚是喜欢,多谢姑娘愿意卖给我,这是酬谢,姑娘笑纳”

    鹤枝将小鱼篓递给锦衣少女的丫鬟,接过绣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十两银子!这太多了!鹤枝正欲追上去却发现那锦衣少女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刚要转身离去,任坤泽从酒楼里出来对着鹤枝道:“知道你卖的那条是什么鱼吗”

    任坤泽见鹤枝不理他气的嗤笑一声:“你这不识货的东西,迟早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鹤枝继续不理他,管他什么鱼,卖完了鱼我可要回家了,转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