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网 - 高辣小说 - 谢家皇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0

分卷阅读360

    是他师傅遇到悬难不决的事情时才会有的小动作。

话说回来,能让白大总管为难的事情,也着实不多。

“吩咐内宫监,这事不可轻忽,一定要查个明白。”

孟全福连忙应了一声:“是。”

方尚宫自己知道这事,说不定反而是个机会。

永安宫里里外外被围得铁桶一般,方尚宫行事更是滴水不漏。如果她知道有人在翻寻她过去的不可对人言的经历,白洪齐倒想知道她会有什么动作。

人一急,难免就会失了方寸,行事多半不能再如平常时候一样缜密周全。

白洪齐和方尚宫是没仇的,但是他也很想看看,方尚宫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况且,方尚宫和周禀辰两人齐心,对白洪齐并不是一件好事。宫里头从来都是这样的,此强彼弱。方尚宫和周禀辰越来越强,对白洪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他还得掉过头来查胡宫人被杀的事。

方尚宫的过去究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为了不走漏消息甚至要杀人灭口?

不细想不要紧,但是仔细一想,连白洪齐都觉得有些心惊。

在宫里多年生活的经历让白洪齐本能的预感到,这件事情不寻常。

虽然宫里年年都有不少冤枉送命的人,他们可能是说了不该说的话,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人,做了不该做的事,但这一次……

这一次似乎格外不同。

白洪齐转头看了一眼永安宫的灯火。他感觉这一次的事情,或许会把深深的沉到水底的东西翻搅出来。

谢宁现在用的还是软枕。

竹枕、瓷枕、玉枕这些,她都不能换。大夏天里差不多人人都换上凉爽的硬枕了,她还是枕的软枕。

好在软枕也是丝织的面儿,枕着并不觉得多么闷热。

谢宁正跟皇上一起轻声说话。

熄了灯之后,人常常会说出在白天绝不可能出口的话。

黑夜有时候让人觉得危险,可是有时候,也会让人放下防备,感到自己很安全。

“朕每年生辰的时候,都去奉先殿叩个头。”

谢宁轻声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朕五岁那年的生辰。”皇上平静的说:“朕那时候就知道自己不是太后亲生,可是那个时候又没有能力去寻找她的下落,每年生辰去叩那个头,旁人都说我是敬孝祖先。”

其实他是给生母叩的。

世人都说,儿之生辰,就是母亲受难之日。

皇上肯定是想借这件事为自己连一面都没有见过的亲生母亲尽一尽做儿子的心意。

谢宁心里明白。

“臣妾过生辰的日子,也总会先给爹娘上一柱香的。”

“不一样的。你上香是大大方方的,可朕之前许多年,都不能告诉旁人朕在叩拜谁,在感念谁的生身之恩。”

即使皇上已经登基,可是生母早已经作古,连她的名姓,连她埋骨何处都不知道。

即使皇上要昭告天下人他不是太后之子,可那又怎么样呢?太后是先帝的原配发妻,无论皇上是不是她亲生,都要称她一声母后,这是礼法,太后依旧与先帝合葬于皇陵。

纵然做了皇上,也还是有无法填平的憾事。

谢宁想,或许就因为皇上自己已经无法弥补这缺憾,所以他对儿女的疼爱才远远超过一般人,似乎要把自己没有得到的,一骨脑都补偿给自己儿女们。

☆、二百七十七掌印

“朕有那么一段日子,就象走火入魔了一样,有时候半夜睡不着,就起身来在空寂无人的宫道上乱转,或是对着那段时日宫中亡故的宫人名单出神,看着每个名字都觉得可能是她,又都觉得不象……”

谢宁心里一酸。

当年的知情人到现在只怕是一个都不剩了,皇上就算想追封生母,可是连生母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总不能张冠李戴吧?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当年同一时候亡故的宫人都追封为生母吧?

“朕一直不想去金风园,可是心里又一直惦记着那个地方。”

他是在金风园出生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事。他出生之后,渭王特意进园子来看他。

渭王执掌宗令,皇嗣出生他肯定会第一时间赶到。

虽然渭王从来不说,但是皇上心里明白,渭王那时候匆匆进园子里来,是想亲自确定他是否先帝血脉。渭王对于他是不是太后亲生并不在乎,只要他是李氏血脉,是先帝之子就可以了。

先帝也知道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先帝就知道他是太后抱来的宫人之子,假充是自己的孩子抚养。

但是先帝也不在乎。

他们所有人,都不在乎生下他的那个女人是谁。

只有他自己,自从知道这件事,就没有一刻能够释怀。

谢宁有些含糊的说:“臣妾想,她会知道……”

“会吗?”

“会。”

皇上在每年叩拜的时候,想过同样的问题。

她知道吗?她知道她生下的孩子在记挂想念她吗?

做成了一件事,他常常会想到,如果她还活着,会不会对他表示嘉许?遇到不顺的时候,他会想,母亲如果在,又会对他说什么?

皇上微微侧转头,他发现谢宁睡着了。

谢宁也是很小就没了父母,寄住在亲戚家中,但是她和性情平和,为人宽厚。越相处,就越发能觉得她的好。

皇上想起来今天晚上吃的那一碗寿面,是谢宁领着两个孩子亲手替他做的。

皇上打小虽然没有从先帝和太后那里得到过什么关爱,但是一个皇子该有的,总不会缺了他。衣食起居,都是按着皇子应有的规制来的。这碗面说真的,手艺真不怎么样。

大概本来就做的不出彩,即使煮面的厨子已经尽力拿捏火候,皇上猜面汤八成是滤过之后才端上桌的,才看起来显得汤清。

那样的一锅面,煮出来想必面也塌,汤也浑。

可是皇上觉得那碗面热烫烫的吃下去,暖热了他心里一直寒凉的部分。

过去许多年里,他也过过好些次生辰。每一次在喧扰过后,都觉得心里的空寂反而更多了一分。

也许他一直在等的,就是有人给他做这么一碗并不算太好吃的寿面。

等着有人陪着他象聊家常一样,说一说心里话。

第二天一早也是个晴好天气。

不用大朝会,皇上也按着平常的时辰起身,出去练了一趟剑,再进殿来时谢宁还没